媒體關注
“西北風”撼破人心 “山丹丹”綻放廊坊
河北新聞網(wǎng)訊(司雨)“山丹丹的那個開花呦紅艷艷”,6月5日晚,伴隨著這句家喻戶曉的陜北民歌,大型原創(chuàng)民族管弦樂組曲音樂會《永遠的山丹丹》在絲綢之路國際藝術交流中心音樂廳拉開了帷幕。作為全國民族器樂展演的首場演出,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為現(xiàn)場觀眾帶來了一場極具西北民族風味的聽覺盛宴,濃郁豪邁的“西北風”撼破人心,“山丹丹”在廊坊華美綻放。
圖為演出現(xiàn)場。杜船攝
《永遠的山丹丹》分為序曲《信天游》《壺口斗鼓》《祈雨》《五彩的窯洞》《刮大風》《趕腳的人》《朝天歌》和尾聲《永遠的山丹丹》八個樂章。作曲家王丹紅在創(chuàng)作過程中融合了多種極具陜北特色的藝術形式,用豐富的藝術手法、多樣的表現(xiàn)形式、細膩的藝術處理,描繪出了一幅粗狂豪邁的“陜北風情”畫卷。
圖為演出現(xiàn)場。杜船攝
序曲《信天游》的經(jīng)典民歌唱罷,只見二十名身著白褂、頭戴白羊肚、腰系大紅綢的陜北壯漢紛紛舉起一人高的大嗩吶,高亢激昂的樂聲瞬時在音樂廳中回蕩。陣陣鼓聲隨之響起,強勁的打擊樂調(diào)動著在場每一位觀眾的情緒,《壺口斗鼓》讓人仿佛置身于壺口瀑布的洶涌波濤之中?!镀碛辍分?,悠揚婉轉(zhuǎn)的樂聲與陜北民歌手蘇文沉郁粗獷的嗓音交相呼應,一曲蒼涼的悲歌唱出人們對甘霖的苦苦渴盼?!段宀实母G洞》一改前兩章悲涼的曲風,樂曲中充滿了溫暖的力量,展示出當時的陜北人民對多彩幸福生活的無限向往。《刮大風》中陜北說書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傳承人高永原手彈三弦,腿掛竹板,詼諧幽默的表演極富張力,將陜北說書這一古老藝術的獨特魅力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?!囤s腳的人》中,著名胡琴演奏家沈誠用手中的板胡,為人們講述了趕腳人的不易與抗爭,訴說著陜北人民的不屈與頑強。
圖為演出現(xiàn)場。杜船攝
《朝天歌》樂章,青年嗩吶演奏家王展展用嗩吶盡情抒發(fā)著這片黃土地上人們的喜怒哀樂和酸甜苦辣。他向記者介紹,“《朝天歌》在整個組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,它的篇幅也是整個組曲中最長的。作曲家王丹紅試圖通過嗩吶這件樂器來描繪刻畫陜北人的一生,在這一樂章中既能聽到原生態(tài)的大嗩吶又能感受到學院派系統(tǒng)的嗩吶,從而感受最原始、最淳樸的黃土高原,感受到那種與命運抗爭的不屈精神?!蔽猜暋队肋h的山丹丹》中,二十位陜北壯漢出現(xiàn)在了觀眾席兩側(cè),臺上的演奏家們也都抄起腳下的腰鼓,現(xiàn)場鼓聲、嗩吶聲震天動地,撼破人心,將整場演出帶向了最高潮,觀眾掌聲經(jīng)久不息。
圖為演出現(xiàn)場。杜船攝
在指揮孫鵬的帶領下,嗩吶、安塞腰鼓、信天游、陜北說書等各具陜北風情的藝術形式讓現(xiàn)場刮起了一股濃郁熱烈的“西北風”,演出高潮迭起,精彩不斷,現(xiàn)場觀眾大飽耳福。
“那些大嗩吶舉起來的時候,我完全被震撼了,這趟來得真值,徹徹底底被陜北的民族音樂征服了,又‘土’又‘洋氣’!”北京的孫女士是第一次看民樂演出,“以前在北京看過一些交響樂,這次是陪朋友一起來廊坊看演出的,第一次聽民樂,沒想到咱們的民族音樂這么震撼,這么美!”同樣被這股“西北風”所征服的,還有來自廊坊師范學院音樂學院的大學生小賈,“老師經(jīng)常跟我們說一定要聽現(xiàn)場,現(xiàn)場感受音樂的魅力。果然,和在網(wǎng)上看演出視頻的感覺截然不同,在現(xiàn)場那種共鳴感太強烈了!”演出結(jié)束后小賈和她的同學們依然難掩激動之情,“趁著這次民族器樂展演的機會,我和同學們在網(wǎng)上預訂了好幾場的票,今天這第一場我們就被‘鎮(zhèn)’住了,對后面的演出充滿了期待!”吳女士是帶著才上小學的女兒一起來看演出的,“就是想讓孩子見識一下咱們的民族樂器,沒想到孩子一直堅持看完了整場演出,最后尾聲大嗩吶出來的時候,她的小巴掌都拍紅了?!?/p>
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團長宋小雷談起這部作品時,激動之情溢于言表,“對我們團而言,擁有《永遠的山丹丹》這樣不愧于時代的精品之作,我們是感到幸運的?!队肋h的山丹丹》從2017年創(chuàng)作至今,已經(jīng)6年多的時間了,我們的演出每到一處都在當?shù)匾饛娏曳错?。今天正好是《永遠的山丹丹》第80場演出,也是在河北的首次演出,希望我們能為河北人民詮釋好我們陜北民樂的風采,讓山丹丹在燕趙大地綻放?!?/p>